直击国企改革难点 “国企高质量发展-使命.路径.策略”交流会圆满举行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9-27浏览次数:116

直击国企改革难点 “国企高质量发展-使命.路径.策略”交流会圆满举行

四川新闻网成都926日讯(记者胡旭阳 张丽萍摄影报道)924日,由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四川时誉集团主办,四川省博硕智库承办的《聚焦高质量,激发新活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使命.路径.策略》交流会在成都温江举行。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李后强,成都市国资委国企工委委员、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杨庆等出席交流会并致辞。

活动与会人员来自省级及成都市国资委领导、科研院所专家,以及来自全省国有企业代表相关负责人,通过现场交流的形式,直击国企改革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进一步帮助国企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明确措施,探讨未来发展规划。

在交流会上,杨庆在致辞说到:“我们坚持持续深化三年来我市国企改革系列重大举措,进一步落实1+4的总体方案,结合三新的要求充分体现国企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时代使命要求,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整合转型和做强做优做大。坚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主线,针对突出短板和关键性制约,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开展了二三级市场化改革,集团总部去行政化、降成本、增效益,管理提升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的重点专项改革,推动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加速成势。”

杨庆认为当前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背景下答好国企改革发展的时代考卷,需要集中工商业的智慧,凝聚最广泛的力量。真诚的希望广大企业将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将新业态、新技术、新平台优先布局成都,抢占发展先机培养生态,真诚的希望各个行业组织企业商会和社会各界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聚集人才技术的高端资源优势,共同为国企发展取得新突破提供坚强的支撑。

  

  专家针对国企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成都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成都市政府重大行政事项咨询论证委员会专家邵昱为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主题背景。回顾了国企改革历史,同时也提到了就四川来说,国企的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少,科研人员配备不强,创新平台建设不够,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但在邵昱看来是压力、挑战、机遇并存,比如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四川的企业怎么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四川的企业怎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发挥作用等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后强在演讲中提出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到底什么是高质量的问题,他指出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所做的就是高质量发展。面对当前国有企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李后强认为原因在于历史包袱过重、体制机制不健全以及一些规章制度的影响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李后强也给出了自己的方案,首先要有敢于刀子向内的改革勇气,要真正的解决掉长期的顽疾。同时也要健全激励机制,政企分开,深度推进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市场主体。另外要增强国有企业在竞争与创新中的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有高质量的党建来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来做强做优国有资本,让党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真正的起到主心骨的作用。

  

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晓彬则对国企高质量发展中的人才问题较为关注,刘晓彬说:“国有经济是我们的支柱,人放在市场经济来讲就是竞争力,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吸引到最优质的人才服务国有企业,那么国有企业就是有竞争力,有生命力的”。

在专家点评与互动研讨环节,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产权经济学著名学者陈家泽,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著名学者罗珉,绵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原书记、国企涉外业务专家刘青川等专家学者分别就活动主题发表了他们的见解。

陈家泽表示,国企改革第一个问题是源于父爱主义的软约束,国家像父亲一样,不断的为国有企业输送营养,要从微观的角度去变革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要太多的从微观层面思考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一定是体制机制的改革。李萍则介绍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有前提,国企改革要分类,是分类的改革,一类是公益性,还有一类是竞争性的。罗珉则提出了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市场化等方面的问题。

  

三箭齐发“破三铁”的路径与实践

时誉集团、成都科蓉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分享了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看法,以及自身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

时誉集团副总裁董莉萍带来了国企三项改革中“破三铁”的路径,为国企三项改革提供务实创新的解决方案。她首先讲述了国企改革的共性问题“三铁”难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第二个技术改革问题,其中的分类考核的适配性难以解决,考核量化的问题难以实现,考核应用的问题也难以落地。鉴于以上问题,多数国企在落实“三能”过程中,面临多种具体困难和挑战。

如何创新推动改革,董莉萍认为三箭齐发方可有为。第一箭:创新分层分类考核机制,管理结果斗硬显性化——打破铁工资,第二箭:创建“红黄绿灯”预警机制,国资管理风险可控化—打破铁交椅,第三箭:推进员工“双通道”职业发展,全员公平竞聘上岗——打破饭碗。最后总结了创新工作成效“铁交椅”变“活动梯”,引领担当实干风尚明“铁工资”变“自助金”,创新争优热情空前高涨,“铁饭碗”变“努力餐”,工作能动性得到激发。她说,四川时誉集团愿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尽绵薄之力,依旧在探索实践的路上。

成都科蓉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三联花木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长春认为通过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持续的建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这样一个内部竞争,建立激励的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企改革竞争中的自由优势,不断的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还有抗风险的能力,国有公司争取在区域发展当中体现更多的担当,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保障。

  2020年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革方案2020-2022年》,这三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制度的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在此次以国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交流会,各方专家学者分析案例、总结经验、交流思想,为未来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与良性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发展路径。